正文1/47章
第一单章
“大海航行靠舵手;
万物生长靠太阳;
雨露滋润禾苗壮;
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;
------.
一辆崭新的大客车,匆匆的行驶在逶迤而崎岖的公路上。
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男男女女,在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带领下放声歌唱。嘹亮的歌声象泉涌般地漂洒出车厢外,吸引着公路两旁,在农田耕作人们的驻足观望。
一双明亮的眼睛,好奇地搜看着车窗外面的景物。车厢里的哗然,丝毫没有损他那个好奇心。
“何亮在看什么呀?”一道银铃般的女声,在何亮耳边响起。
何亮回头一看,原来是后座的宋玲。她的身子正匐伏在前排椅座的椅背上,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。
“哦,是小玲呀!随便看看!”何亮漫不经心地回答着。
何亮旁坐的男子,比何亮大两岁的邱峰接话道:”是第一次出门吧?看你这个新鲜样!“何亮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是的!高中刚毕业------。”
何亮后座的一男生,随即探上头前来:“我说老同啊,你家里就你一个男丁,本来是可以留城的,可为什么------。”
宋玲抢话:“本应该是应该他妹妹来的,为了他的妹妹可以留城安排工作,他主动报名来的。”
邱峰愕然地眇了眇何亮一眼:“哦?!”
宋玲旁座的老同学,陈嘉钊回过头来,说道:“小玲,就你的条件而论,根本是可以不用来的,是不是何亮来了,你也跟着他一起来啊!”
“说什么呢,讨厌!”宋玲红着脸坐下。
陈嘉钊不怀好意地“哼、哼!”了几声。
正说话间,车辆缓缓地行驶着;进入了一农家村落;是一座七零八落;全是黄土泥墙壁而古老的瓦房村落。
横穿过村落的狭窄沙土路两旁,站满了充满新鲜感而观望的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。人群中间,有挥手尖叫的,有又喊又跳的,有纹丝不动的,形态各异。
道路的转湾处,一群嬉闹的孩子向正在行驶中的车辆抛扔着小沙石。
其实呀;在那个时候,能看到一辆汽车,特别是一辆大客车,比现在能看到火箭发射的场面更新奇,更振憾。
车窗里也同样露出一双双好奇的目光,不时发出阵阵的叫叹。这时,前方传来声音。穿着中山装的干部叫喊着:“同志们哪!知识青年同志们!请静一静,静安静一下!坐了一天车,我知道大家都很苦辛,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;现在我们离桔子分场不到三十分钟的车程,请大家准备、准备------。
车辆一片哗然。
“今晚,分场部还特地为我们安排了联欢会,还有晚饭也------。”带队干部急于宣布着事项。
陈嘉钊探上前来,神异地:“峰哥,听说你跟他的。”说话时的嘴巴和神意都指向说话的干部:“关系很不一般哦!”其实,所谓的“听说”也是他在与邱峰闲谈中而捕获到的信息。
“他呀!以前是我爸爸的老部下,刚刚调到知青办的!”邱峰虽然说得很平静,可总让人有一股盛气凌人的感觉。
陈嘉钊随之讨好起来:“以后还要请峰哥多多地提携、提携!”忽然一悟,话语一转:“哎!照你这么说,你也是可以不用来的呀!”
邱峰欲言又止,一时不知如何语言好。
“他呀!是我们邱局长特定安排先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,然后------。”带队干部不知几时走到邱峰的跟前而接上话茬的。
邱峰急忙制止,语气有点像他父亲的那样:“通叔!快到了吧?!”
带队干部已习惯成自然讨好般的口吻:“快要到了,辛苦了吧,等一下------。”
一阵由远而近锣鼓喧天声音掩盖了带队干部的说话。
顺着欢呼声的方向,客车的前方出现一排排,排列有序的房屋。让人耳目一新;一看就知道是一座新型农庄式的农场。
车厢的两旁,站满了欢迎而欢呼的人们;人们一边挥舞着手中五颜六色的小旗,一边欢呼着:“热烈欢迎!欢迎,欢迎------!”
不远处;一高音喇叭也随之呼喊起来:“热烈欢迎,新的一批知识青年,响应党的号召,到我农场来参加革命劳动建设!”、“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!”
顺着喇叭的方向,在车窗前方横挂着一幅金光闪闪的大标语:欢迎城市知识青年,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!
斜阳,使得标语特别显眼醒目而刺眼。
车厢里更是一片欢腾------。
------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