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PP追《梦碎江南》
永久免费,还能赚钱
马上打开

梦碎江南

正文17/17章
第十七章 单刀会吴磷
  话说乔翠山在临安大致了解了两府遇害的情况,带着翠翠的信回到九宫山。而此时,岳翠翠的心只怕已经死了。岳夫人见事已至此,只好安慰女儿放手吧。
  数年前,隆庆帝登基时,邀请戚林浩然查找岳飞后人下落。在凌亚子的帮助下,在庐山找到了岳飞的两个儿子,由于一直在这里务农,只好让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岳山到朝做官。岳山感恩,便让5、6岁的女儿岳翠翠和戚林浩然的孙子戚林镇北定了娃娃亲。一开始其乐融融。
  可是,此次北伐依然并不顺利,为了义和,金国便想除掉戚林浩然和韩世忠两家,而此时的岳山只是辎重大总管;太上皇不想杀戮太重,于是立即让岳山划清界限。
  此时的岳家后人大部分已经开始务农和偏向文学,很少舞枪弄棒,于是,岳山只好违心的答应了太上皇。所以此次义和,太上皇也没动岳山。
  九宫山道士乔翠山到临安探访两府冤情,同时拜访岳山,吧信件交给岳翠翠,可岳山再也不想和主战派有任何瓜葛,狠狠的教训了回信的女儿翠翠,并下定了退婚的决心。
  虽然翠翠只有7、8岁,可自从搬到京城以后,一直和两府少爷小姐在一起,关系十分亲密,几乎就把自己已经当做小镇北的太太了。而且,戚林家对翠翠是非常的好。
  自从挨了父亲的教训后,翠翠委屈的躲在床上,父亲和母亲的话在耳边回想“你们没有未来,没有”,“翠翠啊,为了岳家,就忘了镇北吧,将来,女儿大了,娘亲给你找个好的。”
  翠翠两眼泪水,喃喃的说:“忘了镇北哥哥。”
  此时岳夫人放心不下翠翠,便进闺房看望,见翠翠自己喃喃自语,便关心的说:“翠翠啊,别太为难了。虽然你们年纪尚小,可没有办法,放下吧,该忘的,就忘了吧。”
  翠翠喃喃的说道:“放下,忘了镇北哥哥。”
  岳夫人看着翠翠,翠翠想了许久,再一次眼泪汪汪,违心的点了点头,心里说道“镇北哥哥,今后,今后你我就成为路人,忘了翠翠吧,对不起。”
  此时,岳山推门进入闺房,岳夫人看了看岳山,岳山使了个眼色,而后,岳夫人在一柜子里找出红皮的订婚书,给了丈夫。
  丈夫拿着东西来到祖宗排位前,说道:“戚林大哥、韩大哥,为了我们岳家,对不住了。”
  说罢,便点火烧了。
  翠翠蹑手蹑脚的在门后看着父母,更加绝望了。
  话说乔翠山回到九宫以后,便向张山峰汇报了情况。同时吧镇北给岳翠山夏新的事情也说了。
  张山峰问道:“岳山如何?”
  乔翠山回到:“此人搪塞我,此人根本不关心主战派。一说是镇北给翠翠写的信,直接拒绝了。不过最后,翠翠谢了回信。信已经给镇北了。”
  张山峰问道:“吴磷还在京城吗?”
  乔翠山回到:“他去了趟灵隐寺后,太上皇下诏川西有战事,吴磷兄弟会川西了。”
  张山峰点了点头,将情况写信告诉了在武当山的凌亚子,为了安全起见,建议他们两个去西川找吴磷。
  话说林镇北收到岳翠翠的回信,兴高采烈的在梁复北,梁复莲面前挥舞着,三人迫不及待的看着翠翠的回信:
  镇北哥哥你和复莲,复北去哪了,走的太突然了,父亲说你们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,你们会来京城么?记得回信。希望大家还能回到京城,翠翠等着大家,等着镇北哥哥。
  回信可送到到庐山我叔叔那里。
  岳翠翠林镇北绘声绘色的读着,梁家兄妹认真的听着。都回忆着和翠翠一起在京城的生活。
  复莲不甘心的拉了拉林镇北说到:“林哥哥,将来复莲出去了,你会写信么?”
  林镇北点了点头说到:“那当然了。”
  听到这,复莲开心的笑了。
  复北说到:“咱们给翠翠回信么?”
  复莲说到:“咱们这里去一趟京城要走好远好远,乔叔叔似乎要和师祖去另外的地方,谁去送?”
  镇北说到:“咱老姑过一段要去庐山道观一趟,还记得的庐州岳二叔的地址么,要不,让老姑送一下。”
  复莲有些不乐意了,撅着嘴说,“这次写信,必须署名咱们三个,大家都要写,要么就别送。“两个男生也只好欣然同意。
  然后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,给翠翠又写了一封回信。不过他们谁也没有想到,自此,岳翠翠再也没有回一封信,只到十多年后,他们在京城相见。
  话说此次乔翠山拜访岳山后,更加坚定了岳山退婚的决心。他先严厉的呵斥了翠翠,逼迫她不再与林镇北联系,而后,立即烧毁了翠翠与林镇北的订婚书。
  岳翠翠在门后看到此景,彻底的绝望了。
  之后,岳山夫妇对翠翠看管更加严厉,督促翠翠认真学习诗文,一开始的时候,翠翠经常走神,岳山发觉后狠狠的呵斥,翠翠经常默默等待以泪洗面。
  某日,翠翠闲来无聊,便写了一首名词:
  碧桃天上栽和露,不是凡花数,乱山深处水荥迥,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?
  轻寒细雨情何限,不道春难管,为君沉醉又何妨?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!
  正值午后,翠翠便午休去了,岳夫人经过书房,看到了这首词。
  夫人先夸的是:“翠儿的字大有进步。”
  可看了内容后,连连摇头“没想到,小小丫头,这么心重,还是放不下啊。“然后便拿走了。
  翠翠睡醒后来到书房,发现刚刚写的词不见了,糟糕,要是父亲可见就糟了,发疯似的乱走。
  不一会,岳夫人来到书房,关心的问“翠儿,在找什么?“翠翠慌慌张张的说“没,没什么“岳夫人变戏法似的拿出来那首词,翠翠吓地瘫坐在地上,岳夫人赶紧扶起翠翠,让她坐在凳子上,连连摇头,说到:“放心,还给你,没让你父亲看到。”
  翠翠擦了擦额头的冷汗。
  岳夫人接着说:“翠翠啊,你啊,毕竟还小,难为你了,你也体谅一下你父亲吧。时间会冲淡一切的。”
  翠翠微微的想落泪,自己强忍着,心里说,时间真的会冲淡一切么?
  过了几日,庐山岳家兄弟前来临安探望岳山,碰巧岳山外出,岳夫人和翠翠接待。
  岳夫人要出去购置东西,留翠翠在家。
  岳夫人刚走,岳家大兄弟就对翠翠说“翠翠啊,说来也奇怪,前几日,有个道观,法号红莲,到我家后说有你的信,也不说谁写的,只好给你带来。那道姑说,庐山有个影月馆,你要想回信,可放到那里,想的话,大伯给你送去。“翠翠猛地一惊,谁?戚林哥哥又来信了,翠翠哆哆嗦嗦的接过信;由于岳山有急事没有回来,岳家大哥忙着和岳夫人闲谈,也没说信的事。
  晚上,翠翠看大人们都休息了,一个人悄悄地在自己的闺房,挑灯读信翠翠妹妹在京城还好吗,我们三个在深山老林里读书习武,这里可清闲了,竟是道士,你在家里读诗学文么,咱们三个就你背的诗歌多,字最好。以后去京城了,咱们一起玩。
  林镇北梁复莲梁复北竟然是他们三个一块写的!翠翠看着信一会笑一会流泪,喃喃的说:“戚林哥哥,梁姐姐,梁哥哥,你们真的还好么,翠翠挺想大家。“此时,翠翠耳边响起大伯的话“可将回信送到庐山,大伯给你带回去。“她太想给他们回信了,立即拿笔写信,刚刚写了几个字,她耳边又想起了父亲的话“不要再和他们来往!“想到此,翠翠的手哆嗦了一下,字都写歪了。
  她立即把信撕了,就这样她反复的写着,撕着,纸扔了一地。终于在夜半时分把信想好了,心情也舒畅了许多。
  次日清晨,翠翠想把信交给大伯,可信不见了!吓得翠翠此处搜查,终于,在茶杯下面发现了,她高兴极了,准备把信交给大伯,可她感觉似乎不对,明明就放在其他地方?
  她立即打开信封,她吓傻了!
  信里写着:“时间会冲淡一切,放下心,放下手。”
  这明明是母亲的笔迹。翠翠全身哆嗦着。
  此时,似乎听到外面有行动,她闻声望去,只见母亲在排位前烧着什么,翠翠终于看清楚,正是昨天的信纸,应该是昨天写的信!
  翠翠发封似的冲上去,想从母亲手里夺下来,可是,太晚了,当他拿到手以后,只烧剩余半张了,翠翠呆呆的望着信,眼泪簌簌的留下来。
  岳夫人好在并没有岳山那么严厉,当然,主要岳山一直叮嘱夫人看好翠翠。
  岳夫人拉着翠翠来到闺房说到“翠儿,你也该收收心了,信如果落到坏人手拎,你父亲。“翠翠抢着说:“别说了娘亲,翠翠知道错了。“岳夫人说到,“长痛不如短痛。“取来笔纸给了翠翠。“好说好散。“翠翠惊呆了,痴痴地看了母亲半天;这几天岳平调皮,把精忠剑拿出来玩,忘在了翠翠的闺房。
  翠翠看母亲想让自己写绝笔信,人虽小,可气脾气挺大,立即把精忠剑拿在手里,放在脖子上说你:“娘亲不要再说了,您真的让翠翠写,我就用这血来写。”
  岳夫人想不到女儿会这样,吓得晕了过去,辛亏被下人发现,赶紧抬进内屋,翠翠瘫坐在地上,默默的流泪。
  好在,岳夫人还算不错,没有责怪女儿,也没有告发,叮嘱家人谁也不许说。
  岳夫人稳定以后,又来闺房券翠翠,总之就是,万万不能再与两府联系了。
  翠翠看着母亲为这事喋喋不休,为了平息下来,翠翠说到:“娘亲,翠翠不会再与戚林哥哥来往,包括信件。“听女儿这么说,岳夫人满意的离开了,翠翠默默地擦了擦眼泪,平复一下心情,心里默默地说:“戚林哥哥,如果没有信件往来,我们何日再见,你还能认得翠翠么?”
  话说武当山凌亚子得到张山峰的消息,吴琳回了西川,于是立即约张山峰和他的弟子乔翠山,到西川成都会会吴林,了解下具体的情况。
  自从,梁红珍去了庐山以后,林镇北等都盼着老姑回来,能带回翠翠的信。
  一个多月后,梁红珍回来陆,三个孩子呼的围上去要翠翠的回信。
  梁红珍只摇头说道:“岳家兄弟没有给道观稍信,奇怪的是,似乎岳家大哥搬家了,问他们邻居也不清楚,有的说可能在京师附近吧。小镇北,你的翠翠只怕要过很长一段时间了。”
  镇北失落的看着自己跨的报国宝剑,其他孩子也有些情绪低迷。
  梁红珍看到后说到:“小镇北好好学习啊,等你长大了,到临安找你的翠翠,放心,你们不是定有婚约么。”
  听到这里复莲赶紧拉着镇北的手说你:“没事,林哥哥,以后复莲当你妹妹。”
  这一句话,把梁红珍和旁边的道士逗乐了,正好乔翠山路过,就问复莲:“小姑娘,此话当真。“复莲坚定的点点头。
  话说剑州郡王吴磷带着兄弟到灵隐寺找道济法师,可惜道济出去云游了,主持看在郡王为两府请命的份上,答应打听道济的消息;吴林仍不甘心,所以继续在临安四处打听道济的消息,太上皇实在看不下去了,立即下诏以西川有金兵动向为由,让吴林速速回西川。
  吴林想不到此次在江淮竟被宋义和太上皇涮了一把,急火攻心,一到成都就病了,由兄弟吴醇主持军务。
  凌亚子和张山峰等人经长江乘船来到西川成都。
  西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,西川的农业生产,成为了国家的支撑,成为了国家的支持,也正因为此,许多开国元勋被害被贬,而吴磷不降,反升为了郡王。
  而此次讨逆事件,太上皇启用吴磷,简直一石二鸟,首先,利用吴磷和主战将领的关系,诱杀了戚林等将领以及家眷,再者,使得很多人认为吴磷也参与了对讨逆军的讨伐,离间了吴磷和主战将领的关系。
  此次事件后,隆庆一亲政,一些将领纷纷弹劾吴磷,要求罢免他,最后,还是在太上皇出面调停,才象征性的处罚了吴磷。
  吴磷更郁闷了,急火攻心病倒了,由弟弟吴醇暂时统领军务。
  可吴醇几乎便请了西川名医,依然无法治愈哥哥的病,于是,广发檄文召请名医为哥哥治病,治好者,赏银百余两。
  凌亚子等人正四处打探吴磷的消息,得到此讯后,觉得是个机会,一定要去见见吴磷。
  于是,接了檄文,给吴磷诊治。
  没过几日,吴醇亲自领着凌亚子来到剑州郡王府。
  吴磷躺在床上,头上放着枕巾,一脸消沉。
  见弟弟来了,说到:“你又在哪请的?赶紧打发走。”
  吴醇说的吧:“大哥,这些是湖北来的云游道人,为首的叫什么神鹤真人,据百姓讲,在成都扶贫就弱,乐善好施,而且医道高超,要不让他们给你看看?”
  吴磷没办法,就同意了。
  凌亚子把把脉,然后说到:“郡王不比烦恼,只不过急火攻心,贫道自有办法。”
  说罢,写了药方,便负手而去。没想到,自郡王服用之后,没过几日,居然痊愈了,精神焕发,立马满血复活。
  郡王立即召见这几位道士,办席祝贺。
  一日傍晚,吴醇便领凌亚子等在成都望月楼摆宴。不一会,郡王也欣然赶到。
  分宾主落座后,郡王亲自为道长倒酒以表谢意。酒过三巡,吴磷便哀声长叹。
  凌亚子问道:“郡王替天子守这天府之国,贫道看,西川民强乡富,不枉郡王的辛苦治理,不知郡王还有何烦心事?”
  郡王听罢,多喝了几杯,便把多位主战将领弹劾自己的事情说了。
  吴醇也说到“我大哥早期与岳大帅共事,北据金夏,收复汉中,为我华夏再立大宋,没想到,就是一些人,其实我大哥被利用了,还背后捅刀子。“张山峰趁机问:“怎么讲?”
  于是,吴醇讲了郡王是如何参与讨逆军事件的。
  凌亚子闻听此言,觉得大家的确错怪了郡王,于是说到:“无量天尊,郡王爷,本人乃戚林浩然结义大哥凌亚子。”
  吴磷兄弟闻听此言都愣了,吴磷有所耳闻,赵构在位时,戚林浩然曾与武当山道长结义。没想到今天终于见到了。
  不过吴磷想来敬重戚林浩然,于是毕恭毕敬的给凌亚子倒酒说的吧:“我对不起他们。”
  凌亚子安慰了郡王一番。
  郡王说到:“梁红玉曾说,韩将军把一些证据放在灵隐寺道济那里,可是,道济居然四海云游了主持一直没有消息,我也查不出头绪。”
  凌亚子一惊”什么证据?”
  郡王这才说,梁红玉有证据,宋义颠倒黑白,诬蔑戚林复国私自和谈。
  郡王说到“太上皇也答应只要找到证据,就为两府反案,可惜两府几乎死光了。“乔翠山想说小少爷的消息,凌亚子暗示暂时保留。
  然后说的吧:“郡王放心,二弟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,我会多派人手打探消息,看来灵隐寺里不简单啊,翠山有时间,我们探访灵隐寺。”

上一章

第17/17章

下一章

设置
目录
详情
收藏
猜你喜欢 换一换
下载客户端立即享受免费阅读
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