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PP追《大汉儒尊,诗成传世惊诸圣》
永久免费,还能赚钱
马上打开

大汉儒尊,诗成传世惊诸圣

正文1/88章
第一章 一鸣惊人,诗成鸣州!
  “仲哥哥,你就签了这赌约吧?”
  “难道,婉儿还比不上那多年未见的未婚妻?”
  “难道,仲哥哥你真是攀龙附凤的人?为了攀上韩家高枝,连婉儿都不要了?”
  “你这废物!可算在赌约上签名了!放开你的脏手,别碰我!”
  “你该不会以为,我真的喜欢你吧?就你这种穷儒,也配得上我?”
  “快走吧,和这种废物穷儒多呆一会,我李婉儿,都觉得恶心!”
  ……
  昨夜种种,噩梦缠绕。
  董仲从噩梦中惊醒,面容苦涩:
  “今天便是科举了,我说过会给你幸福的,为什么你不信我?为什么,你连一天都不肯等?”
  他没想到,自己穿越后的第一段恋情,不过是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!
  他是董仲,却也不是董仲。
  他是从高科技的蓝星,穿越到大汉皇朝的穿越者。
  这个世界,与前世的汉朝高度相似,却又有不同。
  这个世界,以文道为尊。
  文道之下,派系分百家。
  诸子百家,文气各有不同。
  世人修文,可移山填海,上天入地。
  文道一途,玄妙无穷!
  这一世,董仲穿越,生在董家。
  董家在宜阳,算不大不小的豪门。
  董仲父亲在时,董家兴旺,更与韩家结下娃娃亲。
  然而,造化弄人。
  董仲父亲死于意外,董家被董仲二叔掌管。
  董仲失势,在二房打压下,人人可欺。
  他穿越之时,正是这一世董仲想不开,投河自尽之时。
  穿越后,他便遇到了李婉儿。
  她不嫌弃他的身份,不嫌弃他是一位儒生。
  两人相识,很快便堕入了爱河。
  不曾想,一切都是二房与韩家的圈套!
  只为了让他签下赌约,能废除多年前订下的娃娃亲!
  赌约很简单,若董仲科举能考入十大学府,婚约依旧。
  若科举失利,不能考入学府,婚约作废。
  “在你们看来,我科举肯定会失利吧?”
  董仲起身,摇头嗤笑。
  眼神,逐渐凌厉:“可惜,你们都错了!”
  若是穿越前的董仲,或许真如他们所愿。
  可惜,他们遇到的是穿越后的董仲!
  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能在科举前认清李婉儿的真面目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  董仲低喃,收敛心神。
  他穿上父亲留下的唯一一套华服,离开了失势后居住的柴房。
  从董家离开,一步一步,走向今日科举的宜阳考场。
  考场之外,早已人潮人涌。
  “快看!是董家的董仲!穿得可真华丽!”
  “呵呵,穿得再好看,还不是一个废物?”
  “一纹天赋,觉醒的还是穷儒文气,在科举上能有好成绩?”
  见董仲走来,旁边众人冷嘲热讽,不加掩饰。
  战国时期,百家争鸣。
  儒家,曾经盛极一时,为百家领头羊。
  如今举行的科举,全皇朝统一的学子境界,皆出自儒家手笔。
  只可惜,大汉皇朝的开国皇帝,汉高祖不喜儒家。
  自大汉皇朝建立,儒家式微。
  至今,已沦为百家之末。
  百家之中,觉醒儒家文气的儒生,更被人戏称为‘穷儒’。
  董仲结合两世记忆,对于嘲讽,习以为常。
  他面不改色,默默等候。
  咚——考场内,钟鸣响彻。
  钟响,科举正式开始!
  考生们一一上前,核查考证,才能入考场。
  考场内,有三位考官坐镇。
  当今天下,法家、兵家鼎盛。
  三位考官,两位派系兵家,一位派系法家。
  董仲作揖行礼,走入内堂。
  内堂中,分众多考房。
  考房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,更备有干粮、卧榻、马桶,供考生休息使用。
  一个考生,对应一间考房。
  董仲按考证编号,步入考房中静候,心中回忆起科举制度。
  大汉皇帝雄心壮志,欲灭蛮荒二族,一统天下。
  造就了重武轻文的风气,也使得科举一分为二。
  分文举、武举。
  文举,考学识,测考生才学。
  武举,考文力,测考生实力。
  因大汉皇朝重武轻文,科举制度中武举成绩占重,往往高于文举。
  董仲回忆着科举内容,冷冷一笑:
  “李婉儿,你与二房合谋,无非就是断定我武举,难以取得好成绩罢了。”
  百家之中,儒家重文。
  论战,不及兵家、法家。
  董仲是儒生,此为其一。
  其二,莫过于天赋。
  世人修文,于十岁之时可入学府感悟各家文气,鉴定天赋。
  感悟文气,关乎百家派系。
  坚定天赋,关乎未来修炼。
  董仲十岁时,学府所测。
  文气:儒家,天赋:一纹。
  在这世界,天赋以文气凝纹划分。
  零纹最低,九为极致。
  董仲生在大户人家,却只有一纹,与废人无异!
  只是,这不过是从前罢了!
  “穿越到异界,我可不是孤身而来。”
  董仲低喃,眼前一本天书浮现。
  书名儒尊,仅他可见。
  翻开第一页,一句霸道之语映入眼帘:
  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!”
  其后第二页,看似空白。
  但董仲曾尝试,一旦心中所想,前世上下五千年知识,便会涌现书页之中,供他学习。
  第三页,其内有着九道凝纹。
  如天机,烙印其上。
  文有华夏上下五千年知识,武有极致九纹天赋!
  这,才是董仲的底气!!
  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”
  他所在董家,二房当道。
  若过早展现天赋,难免不会遭到二房暗中扼杀。
  董仲前世在社会上滚爬,早知人心险恶,深谙藏拙之理。
  他穿越后,始终隐而不发。
  为的便是在科举这一天,一鸣惊人!
  只要科举高中,引起儒家注意。
  区区董家二房,怎敢动手?
  “李婉儿,董家二房还有韩家,昨日之耻,我定当十倍奉还!”
  董仲开口,字字铿锵。
  君子报仇,争分夺秒!
  咚!
  咚!
  咚!
  这时,又是三声钟鸣响起。
  将董仲从杂七杂八的思绪中,拉了回来。
  三声钟鸣,宣告着文考开始。
  考官一一发卷,当发给董仲之时。
  他居高临下,眼中有着兵家学子对穷儒,不加掩饰的轻视。
  儒家式微,可见一斑!
  董仲接过文举考卷,一一细看。
  科举文举,共十页,分三部分。
  前五页,默写文道著作。
  后四页,解读注释诗词。
  最后页,按题写诗赴词。
  这一世与前世汉朝相似,但论诗词底蕴,尚且不如前世。
  更遑论,董仲有着儒尊天书相助,可查阅上下五千年知识。
  前九页文考,易如反掌。
  仅仅一睹,董仲已胸有成竹,奋笔直书。
  往往科举之时,考生斟酌一天才能解答完毕的文举。
  在董仲手中,不过一个时辰,已作答完毕。
  直到第十页,他适才停下手中毛笔。
  纸上,书写着题目:
  “汉高祖。”
 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,却代表着莫大含义!
  汉高祖,不喜儒家。
  因为他,儒家式微。
  但汉高祖,却是大汉皇朝开国皇帝。
  在大汉,地位崇高。
  “这出卷者,到底是什么心思?”
  董仲双眼微眯,这题可不好答。
  若歌颂汉高祖丰功伟绩,不知是否会引起儒家审题人不悦。
  若旁敲侧击,指责汉高祖打压儒家,也有落人口舌之虑。
  这一沉思,远超之前。
  足足小半时辰,董仲思前想后,才再次动笔。
  所选并非历代描述刘邦的诗词,而是出自于唐朝李白的一首名诗。
  尽管之前多有思虑,但一落笔,却是一气呵成:
  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
  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。
  世人见我恒殊调,闻余大言皆冷笑。
  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年少。”
  诗成,一缕金光凭空而生,冲天而起。
  迎风便涨,化作金色光柱,直冲九天!
  轰隆隆——!!
  诗成,平地惊雷响,金光耀四方。
  这一刻,整个考场所有考生、监考官为之惊动。
  董仲文考之诗,诗成惊考场,诗成惊苍天……
  诗成,鸣州!

上一章

第1/88章

下一章

设置
目录
详情
收藏
下载客户端立即享受免费阅读
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