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蔡东藩(1877-1945),浙江萧山人。1890年(光绪十六年)考中秀才。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,分发福建,以知县候补,因不满官场恶习,于1911年称病归里。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。蔡东藩幽愤时事,立志“借说部体裁,演历史故事”,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。抗日战争爆发,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,辗转避难,颠沛流离,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。

《银瓶梅》,原名《莲子瓶演义传》,小说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、报仇雪恨的故事。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,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,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,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。颜氏逃出家门...

第一回 奸计图王侵宝位 忠言骂贼死金銮 乙丑元始五年,腊月八日,平帝寿诞,文武百官各整朝衣象笏,肃候午门之外,待驾临贺。是日,平帝登殿,群臣班列,拜舞扬尘,俯伏金……

大约是梨园艺人根据边大绶的《虎口余生》、曹寅的《表忠记》,以及其他叙述明末崇祯皇帝殉难事迹的作品集合而成。情节真伪错杂,几惑正史。最后以铁冠道人与刘基说明画图三幅,以作收束,故名《铁冠图》。

中华古典艳情史,清代列女惊魂传!叙述了明朝万历年间朱、黄两家雪仇报冤的故事。全书虽然结构紧凑,古代才子佳人小说力作。

关汉卿等: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—杂剧第二卷(三)

《东周列国志》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。当周宣王轻易见杀,当褒姒巧遇得活,《东周列国志》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。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,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,描写春秋战国时代“列国”故事。《东周列国志》写的是西周末年(公元前789年),至秦统一六国(公元前221年),包括春秋、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,内容相当丰富复杂。

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 也是集魏晋道教理论、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.

本书收录了中国近代极负盛名的两部小说:《浮生六记》和《老残游记》。前者是晚清闲适小说的典范,后者是近代谴责小说的翘楚。《浮生六记》的作者沈复,苏州人,生于公元1736年,卒年无考。作者青年时曾为幕僚,后易儒为商,在当时并无文名。《浮生六记》全书六卷,因在每一卷中记一事,故有六记之名。六记的顺序是:《

梁惠王问尉缭子曰:“黄帝刑德,可以百胜,有之乎?” 尉缭子对曰:“刑以伐之,德以守之,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 背也。黄帝者,人事而已矣。